錢鏐:利在一身勿謀也 利在天下者必謀之
錢鏐(852—932),杭州臨安人,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(chuàng)建者。他所在的家族臨安錢氏世代門風謹嚴,人才興盛。自唐末以來,載入史冊的名家逾千人。近代以后更是文壇碩儒、科技巨擎云集,海內(nèi)外院士子弟數(shù)以百計,被公認為“千年名門望族、兩浙第一世家”。
錢氏家族自錢鏐始就留下“武肅王八訓”“武肅王遺訓”等家訓,后來錢氏后人總結(jié)前代治家思想,編訂《錢氏家訓》,共分個人、家庭、社會、國家四個篇章,成為一部飽含修身處世智慧的治家寶典。
“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”———你是否知道這句家喻戶曉的民諺的由來?
繁衍于江南一帶的錢氏家族,自唐末以來人才輩出。近代以降,更出現(xiàn)人才井噴的現(xiàn)象,科學家中的錢學森、錢偉長、錢三強,國學大師錢穆、錢鐘書,外交家錢其琛,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,都屬于這個江南望族。這又是何故呢?要解開這些謎團,你就不能不了解吳越錢王和《錢氏家訓》。
公元10世紀初,唐末亂世,中原大地戰(zhàn)亂四起、四分五裂,而以杭州為中心的東南一隅卻風景這邊獨好,一派安居樂業(yè)的太平氣象。這得益于錢鏐建立的吳越國。
錢鏐起于草莽,深知“民惟邦本”的道理,“世方喋血以事干戈,我且閉關而修蠶織”,一心一意發(fā)展經(jīng)濟。他興修水利,勸民農(nóng)桑,開拓貿(mào)易,使境內(nèi)出現(xiàn)了五谷豐登、百業(yè)鼎盛的景象。江南一帶的經(jīng)濟社會得到了迅速發(fā)展,成為全國最富庶的地方。
美麗富饒的“蘇杭天堂”由此奠定基礎,聲譽鵲起。更為難得的是,錢鏐深諳“創(chuàng)業(yè)容易守成難”的道理,在子女教育問題上傾注了大量心血,特意制定了八條家規(guī),要求子孫后代持躬謹嚴、潔身自好,嚴禁驕奢淫逸。
如此嚴格的規(guī)定,是錢鏐自己用血的教訓換來的。在霸業(yè)成就之初,錢鏐也曾志得意滿、貪圖享樂,結(jié)果招致大禍。錢鏐幡然悔悟,勵精圖治、克勤克儉,才使吳越國重新走上強盛道路。為時刻警醒自己,錢鏐晚上睡覺時枕著一個特制的枕頭,在掏空的枕芯里裝上一只鈴鐺。睡時只要敵軍來犯,遠在幾十里開外的滾滾馬蹄就會讓鈴聲嚶嚶作響,他即刻醒來披掛上陣前去迎敵。他還在床前放置墨盤,半夜里想到什么事情就隨手記下,好在第二天及時處理。
932年,81歲高齡的錢鏐辭世,留下十條“遺訓”,作為對先前家訓的補充。這種苦心孤詣的教導訓誡發(fā)揮了很好的作用。當時許多割據(jù)政權在王位繼承問題上,兄弟相爭、父子相殘的事例比比皆是。而吳越國歷經(jīng)三世五王,基本實現(xiàn)了平穩(wěn)過渡,境內(nèi)百姓因此得以安享太平,吳越國也成為五代十國中政局最為穩(wěn)定、享國時間最長的政權。后來,錢鏐的孫子忠懿王錢弘俶對家訓進行了整理和補充,重新編定了《錢氏家訓》。依據(jù)儒家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”的理念,分為個人、家庭、社會、國家四個部分,體系更加完備,內(nèi)容更加翔實,成為錢氏家族世代相傳的精神遺產(chǎn)。
“子孫雖愚,詩書須讀?!卞X鏐出身貧寒,讀書不多,但稱霸后卻喜讀詩書,在書畫上也有相當造詣。他自覺因此獲益良多,便要求子孫們也這么做,尊師重教、讀書明理,成為錢氏家族的重要家風。
尤為可貴的是,錢氏因為本身是王族,不用抱著“學而優(yōu)則仕”的目的去學習,讀書一事反而變得純粹。有錢氏研究者認為,錢家人學習的目的非常單純。他們熱愛讀書,完全是出于對知識的渴求。錢氏子孫對權力和金錢表現(xiàn)出淡泊,有的甚至可以放棄王位,也就不難理解了。正因如此,錢氏后人中多勤奮治學的學者和大科學家,在文化、科技、教育領域成就巨大。
作為一種王室家訓,《錢氏家訓》在“修身齊家”之外,更強調(diào)了“治國平天下”的內(nèi)容,“化家為國”的家國情懷始終貫穿其中,這也是《錢氏家訓》區(qū)別于一般家訓的最大特色。
“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,言行皆當無愧于圣賢”“私見盡要鏟除,公益概行提倡”“利在一時固謀也,利在萬世者更謀之”……這些警句總是諄諄教導子孫不要做蠅營狗茍的“小我”,而要做利國利民的“大我”。所以錢氏后人多忠良,許多人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。
讀書的目的就是化小家為大家,報效祖國空喊不行,一定要有真才實學。錢家的幾個大科學家如錢學森、錢偉長等人,在重大的歷史關頭,都選擇了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報效祖國。錢偉長是學文科的,“九·一八”事變爆發(fā)后,他找到時任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吳有訓,要求一定要改學物理,理由是現(xiàn)在國家需要飛機大炮,需要理科學生。這種以國為家的無私情懷,正是《錢氏家訓》倡導的核心價值。
一部流傳千年的《錢氏家訓》,影響了一代代錢氏后人,也塑造了一批批錢氏杰出人才。
“欲造優(yōu)美之家庭,須立良好之規(guī)則”,這是《錢氏家訓·家庭篇》開篇所言。無論時代如何變化,歲月如何變遷,錢氏家族千余年的發(fā)展歷程始終驗證著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。(來源:《中國家規(guī)》中國方正出版社)
上一篇:“德”的文化精神
下一篇:中華先賢家風家教故事 | 包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