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率帥 袁瑤 發(fā)布時間:2023-08-07 21:00:00瀏覽:1615
“丁零零……”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8月1日凌晨的安靜。一個聲音急促地說:“涿州告急!華陽橋、冠云橋超警戒水位線,防汛形勢嚴峻,請求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大地特勘隊援助涿州防汛……”這是涿州市打來的緊急救援電話。接到電話,正在營區(qū)現(xiàn)場組織自救的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大地特勘隊隊長肖明國命令:立即停止自救,集結(jié)人員、裝備援助涿州救災!
受強臺風“杜蘇芮”殘余環(huán)流繼續(xù)北上影響, 7月29日至8月1日,華北地區(qū)出現(xiàn)極端強降雨過程,此次降雨持續(xù)時間長、影響范圍廣、累計降雨量大。由于周邊的北拒馬河、胡良河、大石河、小清河四條河流的洪峰幾乎同時抵達涿州,涿州河道內(nèi)的最大流量達到7500立方米/秒以上,是黃河干流多年平均流量的5倍,超過金沙江干流年平均流量,相當于小河溝里憑空多出一條大江。洪水如猛獸一般在這個平日里寧靜的小城橫沖直撞,以吞沒一切的力量圍困了整個城市,許多小區(qū)水位已達到一樓樓頂……
時間就是生命
在向國家安全生產(chǎn)應急救援中心、總局和地質(zhì)集團主動請纓,并收到救援指令后,肖明國緊急吹響“搶險救援”集結(jié)號,爭分奪秒指揮調(diào)度,“所有人員進入戰(zhàn)斗狀態(tài)!收到請回答!準備出發(fā)!”緊急出動35噸越野吊車1輛、30噸半掛車2輛、集成發(fā)電照明車1輛、應急指揮車1輛及大排量水泵3臺。在汛情嚴峻和人手短缺的情況下,迅速組織了一支經(jīng)驗豐富、技術(shù)過硬的救援隊伍。隊員們聞令而動,立即進入備戰(zhàn)狀態(tài),迅速換上救援隊服、套上雨靴,分兩組火速奔赴冠云橋、華陽橋救援現(xiàn)場。
汛情刻不容緩,災情就是命令。大地特勘隊迅速趕赴救援地點,盡管連續(xù)大雨大家心中有數(shù),但是眼前的景象仍然超出想象。大地特勘隊負責的華陽橋和冠云橋區(qū)域,大水即將漫過橋面,威脅著鐵路交通主干道和人民群眾安全。
大雨打在臉上,讓人很難睜開眼睛。大地特勘隊隊長肖明國迅速把救援隊員分成兩隊,分別對兩處救援點進行抽排水緊急救援。降低這兩處水位,對恢復涿州主要干道交通、救援被困群眾、輸送救援物資意義重大,時間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。
黨員就是先鋒
涿州洪水就像一個沖鋒號令,激發(fā)出黨員們一往無前的氣概。
救援隊伍人數(shù)從起初的14人陸續(xù)增加到28人,其中,黨員8人、退役軍人2人,有年輕的90后,也有年長的60后。在汛情面前,他們忘記了自己的年齡,甚至忘記了放在身上的常用藥。
肆虐的洪流,連續(xù)的暴雨,給救援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。“我是黨員,我先上!”黨員突擊隊員劉大偉奮不顧身,拿起工具,第一個下到齊腰的洪水中……渾濁的積水中,凌亂的樹枝把他的胳膊剮得到處是傷,卻沒有阻止他救援的步伐,沒有湮滅他救援的激情。一次不行兩次,兩次不行三次……就這樣,他一次次地試探,一次次地摸索。
隊員們腳上磨起了血泡,脫掉襪子時一陣陣揪心的痛。長時間在冰冷的洪水中浸泡,隊員們身上布滿傷痕。他們?nèi)讨鴤赐涤趦蓚€點位之間,連續(xù)奮戰(zhàn)50余小時,餓了就隨便吃上一口,渴了甚至顧不上喝水。
“說實話,在接到排水治澇的救援信息時,我心里也有一絲忐忑,怕在救援過程中有意想不到的情況發(fā)生,但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,就算困難再大,團結(jié)的力量也可以戰(zhàn)勝一切!”黨員孫紅波說,正是刻在腦中的黨員職責讓他戰(zhàn)勝了恐懼。
“退役不褪色,遇到緊急情況,我們不上誰上!”黨員張曉超和孟凡君是退役軍人,始終保持著軍人的剛毅果敢,在平凡的崗位上再建新功。
黨員郭本軍在7月30日了解到涿州基地防汛形勢后,主動放棄周末休息,來到涿州基地,積極投入到防汛備汛的準備工作中。
尹鵬是大地特勘隊的專職司機,排水搶險救援期間,由于人手不足,他一人身兼數(shù)職,既開運兵車,又開工程車,必要時還安裝排水設備,充分體現(xiàn)了救援隊員一專多能的特點。
“請大家一定保護好我們的家園,你們辛苦了!”隊員們奮不顧身的搶險行動給當?shù)鼐用駧砹讼M?/p>
在這場救援中,每一名黨員都沖鋒在前、拼搏在先,用無私無畏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(chǎn)黨員的初心使命,用風一般的速度、火一樣的熱情展現(xiàn)著共產(chǎn)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色,筑牢防汛救災“紅色堤壩”,讓黨旗在防汛搶險一線高高飄揚!
擔當就是力量
“救援要緊,家里我會安排好!”大地特勘隊吊車司機陳偉,眼含熱淚,斬釘截鐵地喊出這句話。
陳偉的家在涿州市刁窩鎮(zhèn),離基地不到十公里。受暴雨襲擊,老家的房子已被淹沒一半,家中老人年事已高,妻兒也需要照顧。然而,在這場責任與親情的考驗中,陳偉舍小家顧大家,委托親朋將老人和妻兒轉(zhuǎn)移到臨時安置點,自己則帶著對家人的愧疚,奮不顧身地沖向防汛一線。
在長達50個小時的救援過程中,陳偉始終堅守在防汛前線,從未離開。設備不足怎么辦?怎么協(xié)調(diào)?該找誰?……先動起來再說!陳偉掏出電話,在瓢潑大雨中,用沾滿泥漬的雙手仔細翻查通訊錄?!案鐐?,不好意思,我這兒都淹了,真幫不上了。”“抱歉啊,這邊都亂套了,我聯(lián)系不上人啊?!薄澳阍趺床辉缯f啊,現(xiàn)在手上什么設備也沒有啊。”一次一次地碰壁,一次一次地被拒絕,一通一通電話打出去又接進來。風雨中,陳偉的背漸漸駝了下去,人似乎瞬間蒼老了許多。不拋棄、不放棄,這才是大地人永恒的精神。他堅持不懈地撥著電話,最終,朋友攜設備趕來,解了燃眉之急。
堅守就是責任
“艾哥!艾哥!”在救援現(xiàn)場,時常聽到隊員們在喊這個名字。
“艾哥”是誰?他就是大地特勘隊年紀最大的救援隊員艾方明。每當提起他,最先浮現(xiàn)在眼前的,一定是他不停歇的忙碌畫面——他如獵豹般火速沖進救援現(xiàn)場的身影、他擰著眉埋頭苦干的大黑臉、他協(xié)調(diào)調(diào)度時穩(wěn)如泰山的氣勢、他為隊員們送飯時充滿關愛的親切問候。隊員們都說,艾哥工作起來就像個小伙子一樣,跟大家一起沖、一起拼,完全不顧自己的年齡和身體。
隨著救援時間拉長、任務加重,艾方明和家里的聯(lián)系越來越少?!岸悸愤^家門口了,還不回來?”“注意身體,照顧好自己!”……家中的妻子每次打電話,語氣中都充滿了焦急與牽掛。“好,好的,知道了,放心?!泵恳淮?,他都是簡單地問候幾句就匆匆掛掉電話,繼續(xù)投入救援任務,用鋼鐵般的意志堅守在救援一線。
英雄就是付出
50余小時,隊員們用拼搏寫下一首同舟共濟的贊歌。50余小時,隊員們用堅守畫出一幅勝利的畫作。通過救援隊員們的努力,排水量已達82000余立方米,救援卓有成效,冠云橋和華陽橋排水效果顯著。
大地特勘隊黨員突擊隊又接到新的救援任務:到中國煤炭地質(zhì)總局檔案館和第二勘探局辦公樓進行排水作業(yè),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抽水任務,幫助企業(yè)早日完成復工復產(chǎn)。隊員們再一次迎難而上,用對黨忠誠、為民服務的信念,筑牢抗洪堤壩,彰顯央企人的責任與擔當。
救援期間,總局駐涿單位也給大地特勘隊送來了慰問物資和熱食,奏響了合力守“冀”戰(zhàn)的篇章! 大地特勘隊,這支英雄的隊伍,這支給廢墟中的礦工帶來生命希望的隊伍,這支無數(shù)次經(jīng)歷血與火考驗的隊伍,作為唯一一支承擔全國重特大礦山事故鉆探救援任務的地勘企業(yè)隊伍,又一次用行動踐行地質(zhì)人“三光榮”“四特別”精神,踐行“地質(zhì)勘探野戰(zhàn)軍、生態(tài)建設先行軍、應急救援主力軍”的責任擔當,踐行“國有難,召必來,來必勝”的錚錚諾言。